95载薪火相传 红色信仰拓荒气质铸就苦难辉煌



发布日期:2016-07-07 来源:中国青年网 浏览次数: 作者:中国青年网



从1921到2016,95年,中国共产党肇立于乱世之际,奉命于国家、民族危难之时,高举共产主义旗帜,身负拯救民族危亡之重任,沐风栉雨,力挽狂澜,勇往直前,从此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、改天换地的伟大征程。从舍生取义、浴血奋斗的革命战争,到新中国建设时期筚路蓝缕、战天斗地,再到改革开放之后务实探索、大胆创新、锐意进取,以“拓荒者”的气质昂首阔步走在时代进步的前列,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担负着引领民族、国家进步航向的历史重任,砥砺奋进,卓然前行。

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。来源于新华网

星火燎原 救国救民舍我其谁

  在这个党旗飘扬、激情燃烧的7月,让我们回望95年前的中国,重温那个波澜壮阔、开天辟地的伟大时刻。

  1921年的中国,外遭帝国主义列强的凌辱,内陷大小军阀混战,家国破碎,民不聊生。无数仁人志士怀揣家国情怀,前赴后继,苦寻救国良方。

  7月的上海,在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,迎来了13位衣着简便、风尘仆仆的青年。13位共产主义小组代表,代表着当时全国仅有的50多名共产党员。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。在诸强凌辱、战乱纷争的旧中国,从最初对马克思主义的懵懂浅识,到俄国十月革命后迅速传遍中国,这点点共产主义的火种,仿佛寒冷雪夜里的一簇薪碳,瞬间燃暖了强我中华仁人志士的冀愿。

  在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,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,13位党员代表齐声表决,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。从此,一个代表中国劳苦大众的政党诞生了,一段沐浸着流血牺牲的艰苦征程开始了。

  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在新中国建立前的28年里,无数共产党员前仆后继,在追寻共产主义理想的道路上,抛头颅、洒热血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“救国救民、舍我其谁”的坚定信念和革命信仰。

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、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。来源于新华网

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,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。在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学说之后,李大钊以激昂之热情、慨然之决心推动其在中国的传播实践。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,险境环生,李大钊以开拓者的无畏姿态,旗帜鲜明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的真理,是“拯救中国的导星”。李大钊曾言,“牺牲永是成功的代价”,“高尚的生活,常在壮烈的牺牲中”,面对敌人的绞刑架,李大钊从容就义,以一位共产党人的大无畏气概表现其追求革命真理的忘我境界。

  “假如我还能生存,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;假如我不能生存—死了,我流血的地方,或者我瘗骨的地方,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,这朵花你们就看作是我的精诚的寄托吧!”在国民党监狱中,方志敏写下了遗著《可爱的中国》。坚定的爱国激情和革命信仰激发着方志敏对于祖国未来的美好想象,那是充满着创造、进步、笑脸、富裕、康健、智慧、友爱、生之快乐和明媚花园的崭新世界,是革命者为祖国母亲送上的最好礼物。

  那是一片沦陷于日本帝国主义魔爪下长达14年的白山黑水,却因为一群英勇的抗联战士而生发出悲壮的缅怀。壮士喋血,为求中华民族之独立;军旗不倒,壮我抗联战士之精神。赵一曼、杨靖宇、赵尚志、李兆麟……一位位抗联将士就像一束束革命的火焰,将冰天雪地融化,将漆黑的夜晚照亮,最终战斗出春暖花开的黎明。

  江竹筠,人们爱称她为江姐,“红岩上红梅开,千里冰霜脚下踩,三九严寒何所惧,一片丹心向阳开……”是后人对她的亲切怀念和礼赞。1949年,江竹筠牺牲于解放前夕的重庆,为奋斗一生的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。作为战士,她视死如归,始终高扬着胜利者的微笑;作为妻子和母亲,她牵念家人,始终将深爱藏在心间。

  “勇往奋进以赴之、瘅精瘁力以成之、断头流血以从之。”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,这是一群最可爱的人,他们胸怀国家、心系国人,将自己的生命与民族、国家命运始终紧密连接在一起,无私无畏、义无反顾,在革命信仰和民族国家大义面前置之死地而后生,展现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高尚境界和情怀。